美曾向汪洋點出中美摩擦底蘊 中國若不改恐剩對抗

即時中國

發布時間: 2018/08/15 15:36

最後更新: 2018/08/15 16:15

分享:

分享:

美國前商務部長普里茨克(Penny Pritzker)在彭博撰文稱,一年多前曾告知中國副總理汪洋,美中之間潛在衝突的真正根源,如果中國再不改善,今後中美恐怕只剩對抗。

曾於2013年至2017年擔任美國商務部長的普里茨克,憶述2016年11月底汪洋造訪華府,當時她帶到弗吉尼亞州的鄉村,享受傳統的感恩節大餐。席間,汪洋曾悄聲問她為何美國大選會是特朗普勝出,她回應稱,美方仍在尋找答案,而中國對這個選舉結果「貢獻良多」。當時汪洋從翻譯得知後,面露詫異。

中國崛起 美中關係快速走向十字路口

汪洋(右)2016年底訪美,與時任美國商務部長普里茨克會面。

普里茨克就向汪洋解釋,特朗普主張對中國強硬的論調,符合美國人潛在的情緒。她稱,美國人多年來被告知中國只是開發中國家,不應以美國這類已開發國家的標準來對待,但中國的成功發展,令前述理由不攻自破。其中,中國每年經濟增長6%或以上,各項基建爆發,並由世界廉價製造工廠,變成全球技術中心,政府又大力支持「中國製造2025」計劃等。

她指出,美國人認為,中國的某些成功,是以犧牲美國利益為代價。他們看到,美國中產階級的工作與富裕生活正在消失。而中國做法不公,持續違反國際規則圖利。美國人某程度上為中國行為付賬,並令數百萬美國人陷入困境。

普里茨克向汪洋表示,其實有沒有特朗普,美中關係都快速移向十字路口,隨著中國成為大國,美中間的動態平衡無疑會改變,但中國很多行動與政策未有改變。

「美國撐起首全球經濟秩序、中國從中獲利」模式須變

她擔心,如果如果中國不改變在經濟競爭中的做法,相比起未來的緊張局勢,今天的貿易戰不算什麼。

她解釋,很大程度上,如果沒有美國在過去70年為全球經濟秩序提供的穩定和保障,北京的進步是不可能實現的。特別是在過去的20年中,中方在這個體系下大獲好處,而這種模式必須改變。

普里茨克表示,倘若中國不改變,她擔心中國所追求、既競爭又合作的「新型大國關係」恐難實現,今後數十年對應中國崛起的合理選項,將縮小到只剩一個:對抗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